堆——实现及应用

概念

  • 完全二叉树:若设二叉树的深度为 h,除第 h 层外,其它各层(1~h-1)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个数,第 h 层所有的结点都连续集中在最左边。
  • 用数组表示(下标从 1 开始),则有:
    • arr[i] 的左孩子是 arr[2*i],右孩子是 arr[2*i+1]
    • arr[i] 的父节点是 arr[i/2]
  • 大顶堆: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。
  • 小顶堆: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等于其左右孩子结点的值。

操作

注:本节以小顶堆为例,记堆的大小为 n

首先定义一个堆。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class Heap {
private:
int arr[maxn];
int n;

void shift_up(int i);
void shift_down(int i);

public:
Heap() {
memset(arr, 0, sizeof(int) * maxn);
n = 0;
}

void push(int x);
void pop();
int top();
int size();
bool empty();
};

上浮

从当前结点开始,和它的父节点比较:

  • 若比父节点小则交换,然后将当前节点下标更新为原父节点下标;
  • 否则退出。
1
2
3
4
5
6
void shift_up(int i) {
while (i > 1 && arr[i] < arr[i>>1]) {
swap(arr[i], arr[i>>1]);
i >>= 1;
}
}

下沉

当前节点与其左右孩子(如果有的话)中较小者作比较:

  • 若后者比父节点小则交换,并更新当前节点下标为被交换的孩子节点下标;
  • 否则退出。
1
2
3
4
5
6
7
8
9
void shift_down(int i) {
while ((i << 1) <= n) {
int j = i << 1;
if (j < n && arr[j+1] < arr[j]) j++;
if (arr[i] > arr[j]) swap(arr[i], arr[j]);
else break;
i = j;
}
}

插入

向数组末尾插入新节点,然后使它上浮。

1
2
3
4
void push(int x) {
arr[++n] = x;
shift_up(n);
}

弹出

用尾节点覆盖根节点,堆大小减一,然后让新的根节点下沉。

1
2
3
4
void pop() {
arr[1] = arr[n--];
shift_down(1);
}

取顶

返回数组第一个元素。

1
2
3
int top() {
return arr[1];
}

应用

堆排序

堆排序的基本思想是:将待排序序列构造成一个大顶堆,此时整个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顶的根节点。将其与末尾元素进行交换,此时末尾就为最大值。然后将剩余 n-1 个元素重新构造成一个堆,这样会得到 n 个元素的次小值。如此反复执行,便能得到一个有序序列。

显然,大顶堆得到升序序列,小顶堆得到降序序列。

算法步骤为:

  1. 构造初始堆。从最后一个非叶子结点 arr[n/2] 开始,自下而上进行下沉操作;
  2. 将堆顶元素与末尾元素交换,此时的末尾元素从堆中排除,然后再次下沉根节点;
  3. 反复执行步骤 2,直到整个序列有序。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void shift_down(int* arr, int i, int n) {
while ((i << 1) <= n) {
int j = i << 1;
if (j < n && arr[j+1] > arr[j]) j++;
if (arr[i] < arr[j]) swap(arr[i], arr[j]);
else break;
i = j;
}
}

void heap_sort(int* arr, int n) {
// init heap
for (int i = n >> 1; i >= 1; i--)
shift_down(arr, i, n);
// shift down from bottom to top
while (--n) {
swap(arr[1], arr[n+1]);
shift_down(arr, 1, n);
}
}

堆排序是一种选择排序,整体主要由构建初始堆+交换堆顶元素和末尾元素并重建堆两部分组成。其中构建初始堆经推导复杂度为 \(O(n)\),在交换并重建堆的过程中,需交换 \(n-1\) 次,而重建堆的过程中,根据完全二叉树的性质, \([log2(n-1),log2(n-2)...1]\) 逐步递减,近似为 \(nlogn\) 。所以堆排序时间复杂度一般认为就是 \(O(nlogn)\) 级。

最小/大的 K 个数

用一个大根堆实时维护数组的前 \(k\) 小值。首先将前 \(k\) 个数插入大根堆中,随后从第 \(k+1\) 个数开始遍历,如果当前遍历到的数比大根堆的堆顶的数要小,就把堆顶的数弹出,再插入当前遍历到的数。最后将大根堆里的数存入数组返回即可。

反之,利用小根堆可以得到最大的 k 个数。

C++ 中的优先队列本质上就是由堆实现的,且默认是大根堆。而 Python 中的堆为小根堆,因此我们要对数组中所有的数取其相反数,才能使用小根堆维护前 \(k\) 小值。

合并 K 个有序链表

这个问题如果直接对所有链表一起排序,复杂度为 \(O(NlogN)\),其中 \(N\)\(K\) 个链表所有元素的总数。

然而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链表本身是有序的条件,并通过堆来解决这个问题,其步骤是:

  1. 把每个链表第一个元素插入到最小堆;
  2. 从堆中取出最小的元素添加到结果列表中;
  3. 再从拿出去的元素所在的那个链表中取出下一个元素放到堆中;
  4. 重复第 2 步跟第 3 步,我们可以保证所有元素添加到了结果列表中且有序。

这种解法的时间复杂度可以达到 \(O(NlogK)\),而空间复杂度为 \(O(K)\)

参考资料

  1.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JVxie/p/4859889.html
  2. https://www.cnblogs.com/chengxiao/p/6129630.html
  3. 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zui-xiao-de-kge-shu-lcof/solution/zui-xiao-de-kge-shu-by-leetcode-solution
  4.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f45f06d752f6